汉朝人心中宝马良驹什么样?两千年前就有“老年优待证”?来这些博物馆找答案!

来源:北京日报   2023-08-19 15:14:15

央视新闻客户端

河西走廊,地处黄河以西,形似走廊,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,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干燥的气候,让这里留下了众多独特、珍贵的各类文物。如今,这些极具价值的文明遗存,正在河西走廊沿线的各个博物馆中,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文明中属于它们的精彩故事。


(资料图片)

进入暑期以来,甘肃省旅游热度一直很高,甘肃省博物馆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打卡地,很多游客来到这里,是来目睹一件国宝的真容,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——铜奔马。

铜奔马,高34.5厘米,身长45厘米,宽13.4厘米,骏马昂首嘶鸣,三足腾空,飞驰向前,一足踏飞鸟着地。古代的工匠用铸造的方式将骏马奔腾的瞬间凝固了下来,更让人叫绝的是铸造的匠人对于平衡的把握。塑造者将铜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,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,构思巧妙,艺术造型精炼,铸铜工艺卓越。

和铜奔马同时出土的,还有一套铜车马仪仗队。一匹匹高大的骏马也还原了一位东汉武将出行的阵势。在它们的出土地武威市,到底还藏着多少故事呢?

翻越乌鞘岭,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就是武威市。自汉武帝设武威郡开始,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,游牧文化、农耕文化,和随着商贸而来的西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,形成了独特的凉州文化。而在凉州文化中,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,以铜奔马为代表的一批马元素的文物纷纷在这里出土。在武威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彩绘木马身上,可以看到,两千年前汉朝人心中一匹宝马良驹应该有的样子。

这件出土于武威市磨嘴子汉墓的彩绘木马,通高48厘米,身长45厘米。头、颈、躯干等部位分开雕刻,最后黏合而成。与一般汉代讲究写意,用寥寥几笔刻画事物的雕塑不同,这件彩绘木马对于细节进行了重点强调。

武威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 杨玉娟:马头为王,欲得方。彩绘木马整个面部呈现出来的特点不是特别圆润,呈方形也是似龙头。目为丞相,欲得光。就是眼睛要有神有光。脊为将军,欲得强。脊柱部分是非常有力量的,很强壮的。腹为城郭,欲得张。就是肌肉非常发达,有张力。四下为令,欲得长。就是四肢非常健硕,有力量。

鸠首王杖 汉代的“老年优待证”

河西走廊干燥的天气,让大量木质文物得以跨越千年保存至今,武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6千多件,其中还有两套木质文物,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珍贵资料。接下来,去武威市博物馆看看他们的镇馆之宝。

国家一级文物彩绘漆木鸠是武威市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。它之所以珍贵,不仅仅是因为它器型精美,保存完整,更重要的是在它身上,可以看到两千年前的汉朝是如何尊老、敬老、爱老的。

这只彩绘漆木鸠就是汉代一套王杖的杖首,王杖就是汉代的“老年优待证”。对于岁数比较大的老人赐予王杖,是汉代尊老敬老的制度。

武威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 杨玉娟:王杖长9尺,大概是有1米9到2米左右,比正常老人举的手杖会高一些,端以鸠鸟为饰,就是彩绘漆木鸠。它也被称之为是不噎之鸟,仔细看会发现它的口中衔着一颗食粒,粮食的食,寓意老人吃饭不噎,身体康健,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愿。

与彩绘漆木鸠同时出土的王杖诏书令册简,更是详细介绍了什么样的人能拥有王杖,以及持有王杖的老年人在当时能在哪些方面受到优待。

武威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 杨玉娟:在简文中有一条就写到,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会给他赐一根王杖,拥有了这样一根王杖以后,老人会有很多的特权,比如说种田不交租,经商不纳税。他还可以去市场上卖酒,因为在古代酒属于官方售卖的,老百姓不能私自买卖,但是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这样的一种权利,就证明了汉代对老人的一种尊崇。

暑假期间,武威市博物馆每天的人流量都超过了3000人,是平时的10倍。除了看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以外,还能在交互式场景中,实地感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诗句中“凉州七里十万家,胡人半解弹琵琶”的繁华景象。

祖孙三代 接续奋斗 治沙种绿

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浪县,有一座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,虽然面积不大,却记录着当地几代人,接续奋斗、治沙种绿的事迹。

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土门镇,过去因为出门八步就是沙,因此被叫做八步沙。如今这里到处是绿色,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模样了。所有的变化从当地六位老汉扛起铁锨和锄头,毅然决然进入沙漠深处开始的。

八步沙位于河西走廊东端,处于腾格里沙漠南缘。上世纪80年代,八步沙地区的沙丘已经逼近土门镇台子村,影响到了村里为数不多的耕地安全。

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:我们5个村庄,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由于风沙大,这些土地已经成了荒地,不能种了。我们的父辈们,当过村干部,都是党员同志,清楚地认识到,如果三五年不治的话,这一片土地也就没有了。如果这些土地种不上,我们这两个村的人就没办法生活了。

1981年,六位当时年龄总和超过300岁的老人跟村里签订了沙地承包合同,背起铺盖住进了沙漠深处,其中就包括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。

最早的治沙人到了沙漠中,为了省去每天来回一个小时的路程,就在沙漠中的沙土墙上挖了这样一个窑洞,窑洞只有7平方米,够三个人睡,所以做饭的锅灶就只能放在门口。

一开始,种在沙漠里的植物成活率很低。六位老汉就慢慢摸索,逐渐总结出了经验,绿色开始在沙丘上留了下来。随着老人们逐渐老去,郭万刚等六老汉的儿孙辈接过了祖辈的任务,继续与漫天黄沙作战。随着社会各界对于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和草方格压沙、机械化压沙等手段的使用,八步沙治沙的成效越来越显著。

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 郭万刚:土地也保住了,种上农作物也有长势,我们也有了收成,也感觉父辈们当时的决定也是正确的。也是通过治理以后,实践证明,不论哪一项工作,只要你认认真真去干,坚守一定有成功。

据测算,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,由治理前的不足3%提高到现在的70%以上,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、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,当地的风沙线从八步沙向北后退了30公里。

最近更新